02方向导师-云南省农科院

杨万林    研究员

姓名:杨万林
导师资格:农艺与种业
Email: ynyangwanlin@139.com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2238号
教育背景

1996年6月于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本科毕业,获工学士学位;

2004年6月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。


工作经历

1.1996年7月至2004年6月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,从事农产品营养品质检测;

2.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 经作所,从事马铃薯育种与营养品质评价;

3.2008年12月至2016年10月 质标所副所长、室主任,从事农产品营养品质与加工质量控制研究;

4.2016年10月至1999年4月 加工所副所长、昆明市重点实验室主任,从事食品营养品质与加工质量控制研究;

5.1999年4月至2000年9月 质标所副所长,从事农产品营养品质与农业质量标准研究;

6.2000年9月至今经作所副所长,从事甘薯马铃薯育种、贮藏与加工研究。


研究方向

1.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;2.甘薯马铃薯品质育种技术;3.薯类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;4.薯类产业经济研究


代表论文和著作

[1] Ying Wang, Wan‑lin Yang, Fan‑kui Zeng, Chun‑ni Lei, Qiong‑fen Yang, Jian Wang. Evaluation and Dissection of Sensory Quality Traits for Potato Taste Potato Research,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1540-024-09832-y.

[2]包山敏, 隋启君, 杨万林*.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高原特色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[J]. 安徽农学通报, 2024, 30 (23): 140-144.

[3]包山敏, 王崇进, 向成轶, 王颖, 白建明, 隋启君, 杨万林*. 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[J]. 安徽农学通报, 2024, 30 (21): 8-12.

[4]王颖, 包山敏, 张磊, 王崇进, 周进华, 徐宁生, 杨万林*. 甘薯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食物与营养, DOI: 10.19870/j.cnki.11-3716/ts.20240314.001

[5]王颖, 杨万林, 马锐祺, 梁淑敏, 隋启君. 土壤改良剂对富锌马铃薯品种云薯304贮藏品质的影响[J]. 中国蔬菜, 2023, (05): 93-97.

[5]Wanlin Yang, Ningsheng Xu, Lei Zhang, Ying Wang, Lili Lu, Qijun Sui,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weet potato in Yunnan Province 9th International Sweetpotato Symposium & 5th Xuzhou World Sweetpotato Conference,XuzhouChina2022247-248.

[6]杨万林, 徐宁生, 张磊, 王颖, 卢丽丽, 隋启君. 云南省甘薯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建议[J]. 农业展望, 2023, 19 (02): 89-95.

[7]王颖, 杨万林, 高永嘉, 白建明, 李先平. 二倍体马铃薯食味性状综合评价[J]. 分子植物育种, 网络首发,https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46.1068.S.20221018.0826.002.htm

[8]普红梅, 杨万林, 李燕山, 帅良, 杨芳, 张绍智, 李雪瑞, 白建明. 两种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[J]. 食品工业科技, 2019, 40 (19): 41-48.

[9]普红梅, 杨万林, 李燕山, 帅良, 杨芳, 张绍智, 白建明. 不同干燥方式对彩色马铃薯干片色泽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[J]. 中国蔬菜, 2019, (03): 58-62.

[10]Shao-Zhi Zhang, Fang Yang, Jin-Liang Shao, Hong-Mei Pu, Zhen-Yuan Ruan, Wan-Lin Yang* &Hong Li*.The metabolic formation profiles of macamides accompanied by the conversion of glucosinolates in maca (Lepidium meyenii)  during natural air dry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, 556, 2428–2440 .

[11]专著,马铃薯特色主食加工技术与装备,科学出版社,202118万字.


科研项目

1.云南省种子种业实验室项目,甘薯优质品种选育与应用(202205AR07001-23-202401),2024-202690万元

2.云南省人社厅杨万林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(建水红薯协会),2024-2026

3.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工作站(李强),2024-202660万元

4.中国农科院甘薯所,国家甘薯联合育种攻关品种测试,2023-2024

5.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工作站(杨万林,张磊),2023-2025

6.云南省科技厅乡村振兴专项,云南省建水县薯类(马铃薯、甘薯)产业科技特派团(202304BI090018),2023-2025200万元

7.云南省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“马铃薯红薯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”(202204BP090004),2022-2024200万元

8.云南省基金农业联合专项,紫甘薯花青素和产量对磷素的响应机制研究(202101BD070001-117),2022-2024

9.文山州人民政府 文山州杨万林专家工作站,2022-2024

10.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,冬作蔬菜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(202102AE090019-4),2021-2025600万元


人才项目

1.云南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

2.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


教育教学

作为研究生导师,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探索和拓展学科新领域,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独立自信的科研观点。自担任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,初步构建了高原甘薯学科,拓展了薯类贮藏与加工研究,已培养云南省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名、硕士研究生1名。现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。


成果奖励

1.双薯轮作增粮增收技术,2025,云南省农业科学院10大技术;

2.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2022,云南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;

3. 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0,马铃薯高淀粉新品种云薯201的选育及推广应用

4. 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2009,冬季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示范

5.国际发明专利,一种马铃薯渣雪糕的制作方法(POTATO RESIDUE ICE CREAM BA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2029107

6.国家发明专利,一种高原红薯种苗周年繁育供应方法ZL202210368774.4

7.国家发明专利,一种低温油炸马铃薯片及其制备方法ZL 201610616612.2

8.国家发明专利,一种提高芦丁和γ-氨基丁酸含量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ZL 201910517851.6

9.国家发明专利,一种杨梅果露酒及其生产方法 ZL 2013 1 0354644.6

10.地方标准,DB53/T 1337-2025 山地甘薯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

11. 地方标准,DB5325/T 121-2025冬马铃薯-夏甘薯轮作技术规程

12. 地方标准,DB5325/T 122-2025甘薯周年藤苗扩繁生产技术规程

13.地方标准,DB53/T 1166-2023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

14.地方标准,DB53/T 1099-2022雪莲果生产技术规程

15.国家行业标准,NY/T 3330-2018辣木鲜叶储藏保鲜技术规程

16.国家行业标准,NY/T 2303-2013农产品等级规格 金银花

17.国家行业标准,NY/T 2383-201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

18.国家行业标准,NY/T 2164-2012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标准


(更新时间:2025年3月)